4月15日,中國核能行業協會正式發布了《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4)》藍皮書(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從核電運行、工程建設、科技創新等方面總結分析了當前我國核能行業發展狀況。
■在建核電機組數量和裝機容量領先地位
2023年我國在建核電工程穩步推進,全年新開工核電機組5臺,核電工程建設投資完成額949億元,創近五年最高水平。截至2023年底,在建核電機組26臺,總裝機容量3030萬千瓦,位居全球第一。
■我國商運核電機組安全穩定運行
2023年我國商運核電機組繼續保持安全穩定運行,全年新增商運核電機組2臺,數量達到55臺,額定裝機容量5703萬千瓦,位列全球第三。
■核電發電量及環境效益
2023年我國核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為7661小時,核電發電量4334億千瓦時,位居全球第二,占全國累計發電量的4.86%,年度等效減排二氧化碳約3.4億噸。
■核電安全運行國際先進水平
2023年我國共有33臺機組在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的綜合指數達到滿分,滿分比例和綜合指數平均值位居世界前列。我國核電機組的滿分比例高于美國、俄羅斯等主要核電國家。
■三省核電發電量占比超過20%
福建、遼寧、海南省核電發電量占比超過20%,分別為27.3%、23.4%、22.7%。
總的來說,2023年我國在核能領域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就,不僅在數量和規模上保持世界領先,而且在安全運行和環境效益方面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這些成就標志著我國在全球核能行業中的重要地位,并為未來核能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由于核電的可持續發展性,我國把核電發展政策放在更主要的位置,強化對核電研發和建設的支持和扶持。首先,中國核電發展戰略將核電作為新能源發展的重要補充,將其納入國家綠色能源發展體系,明確大力發展核電,以滿足國家能源安全和環境保護要求,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其次,加大了新型核反應堆、先進設備、系統集成和核安全技術等核電開發技術研發的投入,加快建設新型核反應堆,以更好地滿足國家對核電的需求。此外,支持建設沿海核電站,鼓勵核電技術在農村地區的社會發展等,契合實現清潔能源發展目標。
縱觀近年來我國核電行業發展,主要表現如下:
■從電源投資結構來看
2023年,核電投資快速增長,主要系受益于項目審批開工提速。2023年1-12月份,核電完成投資949億元,同比增長20.8%,所占比重為9.8%,較2022年同期提高0.4個百分點。
■從發電量情況來看
2023年,在核電機組利用率有所提升的驅動下,核電生產表現穩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運行核電機組累計完成發電量4332.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7%,增速較2022年同期提高1.2個百分點。
■從發電裝機容量來看
2023年,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91965萬千瓦,同比增長13.9%。其中,核電5691萬千瓦,同比增長2.4%,占總裝機容量的比重為1.9%,較2022年同期下降0.3個百分點。
■從行業需求來看
2018年以來,我國全社會用電量保持增長,這與我國經濟不斷發展有較大的關系,但增速呈波動走勢。2023年以來,我國“雙碳”工作積極推進,能源結構持續優化,全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電力供需總體平衡,用電增速呈恢復性增長態勢。經濟修復拉動用電需求上行。2023年,國內經濟回升向好,對電力消費形成有效支撐,用電需求復蘇上行,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3年1-12月份,全社會用電量累計9224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7%,增速較2022年同期提高3.1個百分點。
■從未來發展趨勢來看
國家原子能機構原副主任王毅韌認為,應堅持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標準和要求,穩定保持核電核準節奏,持續核電規模化發展;優化核電布局,針對電力供應缺口問題突出的華中省份,盡快啟動核電項目建設;打造一批“核水風光儲”一體化示范項目,優化我國核電項目布局;做好核能與相關行業協同發展的銜接和規劃,因地制宜推進核能綜合利用的規模化應用。同時推動核能納入綠色低碳政策體系,在“雙碳”配套相關政策體系制定和完善過程中明確核電清潔低碳的屬性及具有可再生能源的類似屬性定位;盡快建立適用于核電低碳電力的證書體系,適時與綠電證書并軌;推動新一代先進核能系統及小堆項目通過CCER進入碳市場;加強與IAEA等國際組織以及美國、法國等核電大國的合作,共同推動核能作為低碳能源消費的國際互認。
來源:科技日報、中國能源報、世經未來